日本神风特攻队,是二战末期日本海军为了对抗美国海军的强大优势,挽救其战败的局面,而采用的一种自杀式攻击的特殊部队。它们利用飞机、潜艇、鱼雷等武器,按照“一人、一机、一弹换一舰”的要求,对美国舰艇编队、登陆部队及固定的集群目标实施的自杀式袭击。这种行为广泛地用于二战后期的战场上,皆因日本的兵力、武器装备、补给物资均逊于盟军,日军于是利用自杀式袭击,以最少资源获取最高破坏力。由于最有名的一支特别攻击队通称为“神风特攻队(英语:Kamikaze)”,因而美国军方对特攻队一律通称“Kamikaze”。
神风特攻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44年10月的雷伊泰湾海战。当时,美军打算在雷伊泰湾登陆菲律宾,这恐会切断日本从南洋输送的燃料与物资的供应链,因此日军认为必须击败盟军在此之行动。但驻菲的日军第一航空队受命支援海军时仅有40架军机,实力薄弱,根本无可能完成任务。司令长官大西泷治郎中将在10月19日的军事会议上指出,除了把军机装填炸药撞击美军航母,让对方瘫痪几周,拖延时间外,根本没有其他办法。于是他在10月底从军事学校中招募一批23名由他亲自训练,成绩优秀并自愿加入的飞行员学徒。
大西泷治郎曾询问这些当时大约17岁的队员是否愿意,他们回应表示十分愿意加入。之后,大西泷治郎询问上尉关行男,是否愿意带领此史无前例的神风特攻队。世界上第一个神风特攻队小组就是这样诞生的,而关行男则成为了特攻队中“敷岛队”的队长,并在自杀式攻击中战死。
1944年10月21日,总人数约24人的队员组成海军神风特别攻击队,下设大和、敷岛、朝日、山樱四个小队,各驾一机参与有史以来首次的特攻作战。由于此次行动成功击沉两艘美国航空母舰,成为往后日军常用的战术之一。
神风特攻队的战果,根据不同方面的数据不同,但至少47艘盟军舰船被击沉,300多艘被击伤。近4,000名神风敢死队员丧生,其中有24%的飞机击中目标,造成盟军7000余人伤亡。神风自杀机本质上是飞行员制导航空炸弹,飞机上满载炸弹和航空燃油,飞行员的使命是驾驶飞机撞击敌方舰船,因此命中率远高于传统炸弹,破坏力也更大。即使在飞机损坏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命中目标。攻击对象主要是盟军舰船,尤其是航空母舰。
在这种攻击方式的出现初期,给美军军舰造成了一定损失。但在美军加强防空火力后,这些攻击就鲜有成功的战例。到战争末期,由于日本缺乏汽油,燃料仅能以酒精混合代替,其战斗机性能已经远远落后于美军,难以在空战中取胜。雷伊泰湾海战“神风特攻队”击沉美军两艘航空母舰,协助日本军舰击沉四艘美军驱逐舰,似乎收到成效。后来此战术又用于次年冲绳岛战役,以及本土防卫战。但由于美军数量已经居绝对优势,后来短期速成的特攻人员难以接近美军军舰,效果也逐渐不彰。
对于美国人来说,神风特攻队是体现了日本人的军国主义思想:为了扩张和侵略,不惜牺牲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对国家和天皇的盲目崇拜,也是一种对敌人的极端仇恨。
神风特攻队的遗书,有的是用日语写成,有的是用英语或其他语言写成,有的是用毛笔书写,有的是用打字机打印,有的是用血液写成。这些遗书,有的是长达数页,有的是简短几句,有的是诗歌或歌词,有的是画画或符号。这些遗书,有的是充满了热情和乐观,有的是充满了悲哀和绝望,有的是充满了理性和冷静,有的是充满了疑惑和迷茫。
神风特攻队的遗书,在战后被收集和保存下来。它们不仅记录了日本在二战中的军事行动和战争现状,也展现了日本在二战中的社会文化和思想变迁。
神风特攻队的遗书,在2014年居然被日本特攻和平会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该会馆认为,这些遗书是“反映当时日本青年心声”的“珍贵历史资料”
然而,这一申请引起了中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这些遗书是“军国主义标志”的侵略证据,也是美化侵略。将这些遗书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不仅违背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维护世界和平的宗旨,也伤害了受害国家和人民的感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应拒绝这一申请,并敦促日本正视历史,尊重事实,承担责任,向受害国家和人民道歉和赔偿。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